书帝吧 > 七零养崽:娇娇后妈致富路 > 245章:年后

245章:年后


据统计,本省一共11154个考场,共计四十几万人参加,在这其中却只录取了六千九百多人。

这个录取率,可谓是极低。

算上桑青舒,队上一共十三个人参加高考。

而这次,仅有三人没考上。

这个没考上,并不是真的考得很差,而是没及上报考的志愿学校分数,要是报考的是别的学校,那还是可以的。

毫不意外的,桑青舒的分数线够上了京大。

她的成绩在全国不算亮眼,但却是省内却能排上前十名。

不过队上成绩最好的是知青点的班长张秀芳,她的分数比起清大京大两所高级学府的分数线还要再高上不少,只可惜她报考的并不是这两所学府,而是省大。

毕竟,不管从前还是现在亦或是以后,她都是对河湾大队很重要的人。

从前她是河湾大队的会计,现在她是厂子的财务,分厂成立后,她就是整个省城这边财务部的领头人。

消息一传回来,众人欢天喜地,苏秋生也觉得面上有光,召集了大队干部开会,商量给考上的知青们多一点节礼。

跟其他大队那些事不关己的社员们不同,本大队的社员都知道这些知青就算考上了,往后也继续留在厂里工作的,所以并不把他们当外人。

一听苏秋生这么说,个个都欢喜地同意了。

于是乎,还没过年,整个队上就进入了喜气洋洋的氛围。

除了这些之外,队上还带动了一波结婚潮。

一直

以来,社员和知青之间属于相互瞧不上的情况。

但自打食品厂扩张之后,事情就有转机了,知青们绝大多数都进厂子里任职了,最快晋升小组长什么的,也都是这群知青。

那之后,社员们对这些知青就有了改观,人家下地干活确实差点,但这用脑子的事,人家是真行啊!

加上知青们也都是年轻未婚的,这不就这两年,有人跟队上的姑娘小伙子谈起了对象。

再然后现在大多数知青都考到城里去了,那当然要结婚了。

时下的政策,知青在乡下结婚的话,回城时可以把配偶及子女带回去。

这就相当于是直接给社员们换上城里户口了,是大好事情。

那些个知青一经考上,村里有和他们谈对象的人家家里都开始张罗婚事了,就怕知青回城之后变心。

这么凑了凑,一下子竟然凑出了三对新人,苏秋生干脆组织了下,让这几家凑一起摆了酒,这样请的人不重复也能多点预算,给新人办得体面些。

热热闹闹吃过喜酒后就是过年,这个年,几乎家家户户都很开心。

知青们考上了心仪的大学马上能回城了,有工人在厂子工作的,今年的工资又升了,专职种地的,今年队上收成不错……

日子越过越好。

对桑青舒来说,比起往年,这个年更操劳一些。

家里多了个奶娃娃,她又在哺乳期,真是这也干不了,那也干不了,禁忌颇多。

也好在沁宝现在

乖了点,不再是见不到她娃哇大哭,谢母能给她多搭几把手。

川宝和滢宝也自觉自己是哥哥姐姐了,今年特别乖巧,甚至都没怎么去和小伙伴们玩,每要在家陪妹妹。

还是桑青舒主动让他们去找小伙伴们玩的,以后就没这个机会了。

高考分数一出来,桑青舒就和谢父谢母商量过了,目前这个情况,他们是要跟着上首都的。

要知道沁宝这才出生没多久,真要是让桑青舒自己带着娃去首都,他们全家都放心不下。

要是把沁宝留在这里给他们照顾,一个是母子分离之苦,另一个也心疼沁宝之后喝不到母乳。

川宝和滢宝一听之后可能再见不到小伙伴了,这几天出去的次数果然就多了。

因为这事儿,对于大人们来说开开心心的春节,在几个孩子们心里,蒙上了一层浅浅的阴影。

不过孩子终究是孩子,在桑青舒保证到了之后会主动写信回来告知地址,让他们可以写信交流;并且让允诺孩子们每个月可以去厂子那边免费往首都打一通电话后,孩子们又高兴了起来。

刚出春节没几日,知青们就陆续收到了各个学校寄过来的录取通知书。

最快到的是报考省内那些大学,再然后是邻省的,到最后,唯一没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只有桑青舒和叶昭安两人了。

而整个队上,也就他们报了首都的学校。

桑青舒不用多说,叶昭安则是因为他本就是

首都人。

这么等了几日,等到了元宵节都过了,仍是没见到任何录取通知书的影子。

这下子大家伙都坐不住了,纷纷想法子,邮递员进来送个东西都得好一顿问,叶昭安自己也给在首都的亲朋打了电话让他们帮忙查京大那边的录取名单。

日子一场,桑青舒自己都产生怀疑了。

前世她就听说过,有些考不上大学的人,会花钱托关系拿走人家的录取通知书,顶着别人的名字上大学什么的。

只是不知道,这事情会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按道理来说应该不会,这才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考试呢。

就在他想着要不要自己也找关系网打听一下的时候,录取通知书送到了。

说是首都那边距离这边太远,所以送得慢了。

录取通知书一到,大家伙都松了一口气。

此时,距离各大学府开学都只剩一星期左右的时间了。

录取通知书一到,家里就忙开了。

行李之前收拾的差不多了,但他们值班的东西多,肯定不能全部带去。

留了一部分不会坏的物什在家里,放一把钥匙给周家人,另一部分放久了会坏的东西,他们都拖出来给社员们分了。

散完东西,社员们对他们更是不舍得了,尤其是平日里跟谢母交好的那些个爽利妇人,个个都红了眼眶。

家里热闹了两天,全是来道别的社员和知青们。

之后,一行人坐上了去往省城的货车。

到了县里,他们没去

军区,直接住的火车站附近的招待所。

哪怕散了不少给社员们,带的东西也不少,军区距离这边不近,来往过于麻烦。

得知他们到来,谢耀立刻赶来。


  (https://www.shudi8.com/shu/668456/28375633.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