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帝吧 > 金钱玩家 > 第286章 好事在后头

第286章 好事在后头


或许是长期给美国公司服务的缘故,佐生正三郎的办公室完全是西式风格,只有大班椅背后墙上的一幅字才透着一点日式风格。

    细看,字是王羲之,内容是白居易的《岁除夜对酒》,两相结合,应该是临摹藤原行成的《诗集》,也就是东洋人所谓的唐样(唐氏书风)。

    看一眼,冼耀文收回目光,虽然已经猜到字是佐生正三郎自己写的,但他并不打算将书法当成谈资,友谊影业总经理的身份已经足够和对方平等对话,没必要自降身份行谄媚之举,也没必要兜圈子。

    “佐生社长,这次过来拜访,是为了洽谈友谊发行公司和新东宝流通株式会社之间的合作事宜。”冼耀文直接将自己的目的进行交代。

    佐生正三郎一听冼耀文这么直接坦白,也直接说道:“冼社长,新东宝流通刚刚成立半年,发行渠道很窄,你怎么会想到找新东宝进行合作?”

    冼耀文淡笑道:“友谊影业背后有汇丰扶持,资金实力雄厚,我们的股东在美国、英国影视业有广泛的人脉,离开东京之后,我会飞去伦敦拜访兰克先生敲定英国和东南亚的发行合作。

    明天,我们友谊影业的发行渠道会很宽,但是,今天却存在着友谊影业没有制作和发行过任何一部影片的事实。

    所以,我想赌佐生社长发行之神的名号名副其实,友谊影业和新东宝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双方相携相守,共同进步。”

    “感谢冼社长对我的信心和信任。”佐生正三郎闻言微微鞠躬,随后正襟危坐,说道:“冼社长想怎么合作?”

    新东宝的实际情况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光鲜,正式成立已经两年有余,却一直处在亏损状态,今年到现在的年度收入不过区区4亿円,计算之后依然是亏损,急需拓宽营收渠道。

    “我希望友谊影业和新东宝之间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在制作方面,开展联合制作、演职人员交流等活动,我诚挚邀请新东宝近期组织一支队伍赴香港考察交流,一切费用由友谊影业承担。

    在发行方面,友谊发行可以帮助新东宝将影片发行到东南亚及港澳台,也请新东宝帮助友谊影业将影片发行到全东洋。这一部分,我们双方互给最优惠的发行条件。

    其次,友谊发行也会帮助新东宝将影片发行到欧洲、北美,这一部分,我们友谊影业在商言商,会按照正常的标准进行分成。

    佐生社长意下如何?”

    佐生正三郎沉思片刻,轻声说道:“我个人对冼社长提出的合作方式非常感兴趣,我会向董事会报告。”

    冼耀文轻轻颔首,转脸看向龙学美,“龙秘书,请将公司的联络单交给佐生社长。”

    接着,将目光放回佐生正三郎身上,“佐生社长,我想我们下一次见面会是在香港,我这次出差大约还需要进行半个月的时间。”

    佐生正三郎点头回应道:“冼社长有没有兴趣参观我们新东宝的制作所?”

    “我非常感兴趣。”

    “我带冼社长去参观。”佐生正三郎站起身,做出请的手势。

    这第一次会面,冼耀文做足了功课,佐生正三郎对友谊影业却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今天能做的就是提出合作的意向和合作的大致框架,等新东宝完成对友谊影业的摸底调查,下一次洽谈才好展开。

    走去制作所的路上,佐生正三郎发起了电影方面的话题,两人边走边谈,冼耀文友好地配合佐生正三郎验成色之举。

    一个影视公司的总经理,若是对电影一窍不通,摸底调查都可以省了,客气一点应付完送走,不客气直接叫安保过来把人叉出去。

    冼耀文的应对不错,佐生正三郎把参观的级别做出了上调,降低了马速,让冼耀文能将花观得清楚一点,但是只有看,而无交流。

    路过《七色花》剧组之时,冼耀文见到正在埋位的原节子,发现此女一点都不上镜,真身要比镜头里好看得多。

    可惜佐生正三郎并没有将冼耀文介绍给其他人的意思,剧组导演见到他过来打招呼,他并没有当面介绍,只是等导演走后,他才说了导演的名字,不然,冼耀文真想找原节子聊几句。

    路过另一剧组,见到比原节子更符合他审美的高峰秀子,他认识的兴趣倒是不大,皆因报纸上有关于她刚跟前男友分手的消息,对东洋女人,他的兴趣起始是未亡人,能让他兴趣盎然的,只能是有主的包子,卡哇伊少女等实在找不到吃的再考虑。

    山口淑子如果想交男朋友,他非常乐意赞助一点恋爱经费。松田芳子不行,她身上捆绑着大笔利益,敢有异动,他会立刻灭了她。

    因为东洋企业并没有在中午大肆招待客户的习惯,通常只会提供便餐或盒饭,所以,佐生正三郎并没有控制参观的节奏以将时间拖到午餐时间,十点出头,参观就结束了,冼耀文和龙学美两人告辞离开。

    离去机场还有三个多小时的空闲时间,冼耀文并没有浪费,快速规划了一条路线,一边往机场的方向缓缓移动,一边搞物价调查。

    一瓶633ML的啤酒130円,一双真丝长袜441円,本土粳米495円/公斤,一度电3.9円,一盒10支装普通香烟50円,鸡蛋248円/公斤,鸡肉370円/公斤,猪肉410円/公斤,牛肉510円/公斤,一罐450g奶粉467円,汽油57円/L……

    香港上等米的零售价不过0.66元/公斤,不足东洋的零头,去南洋批发,价格能压下去三成,直接批发稻谷,价格还能往下压一点,大致估算一下,运费成本和批发成本非常接近。

    如果走私,每公斤大米的利润足有1.37美元,抹掉批发和零售的价差,除掉公关开支,即使将开支尽可能往高计算,每公斤的纯利至少有0.7美元,哪怕大头给别人,自己只留小头,0.2美元的纯利总是有的,一年做1万吨,利润1000万美元。

    相对比,其他食品的差价简直不值一提。

    在车上,冼耀文写了一封信,到了机场,交给赶来送行的松田芳子,让她转交给赵春树。

    飞机起飞前的一个小时,他向松田芳子再次做了一次1950年剩余四个月的工作布置。

    当晚,冼耀文夜宿那霸,并没有趁机出门逛逛,在酒店房间忙了一会工作,于次日晨曦间重新登机,在狮城的火烧云熏染中降落,走下舷梯时,时间已经抵近下午七点。

    冼耀文福星高照,又一次平安降落。

    这年头,飞机事故的概率高得吓人,要不是没法子,他真不想坐飞机,这次出差大概会是他最近十年内最后一次坐飞机,下一步,他打算投资远洋游轮,为自己出差打造便利,也有打算投资波音,为下一步私人飞机做准备。

    出了机场,入眼一辆扎眼的红色捷豹XK120,驾驶位上坐着一位穿着同样扎眼红色连衣裙的女郎,头上围着格子头巾,鼻子上架着墨镜,女郎见到冼耀文,指了指车后,又指了指右前方。

    冼耀文微微颔首,冲捷豹后面的出租车瞄了一眼,随即面向左前方,脸上绽开和煦的笑容。

    在他正前方,经过精心打扮的蔡金满正带着惊喜和羞意朝他走过来。

    说是精心打扮,其实只是穿了一件烂大街的素色旗袍,不施粉黛,也没有首饰,发型……冼耀文看清楚蔡金满的发型,不由微微蹙眉,令他十分眼熟的卷发,八十年代新加坡电视剧里出场的中年妇女,十个有八个就是这种发型。

    蔡金满来到冼耀文近前,嘴里磕磕绊绊道:“冼,耀,先……”

    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蔡金满脸颊绯红。

    冼耀文握住蔡金满的手,“我喜欢你叫我耀文,我喜欢叫你金满。”

    “嗯。”蔡金满低下头,蚊声道:“耀文。”

    “哎,金满。”冼耀文满脸笑意。

    “嬢嬢已经做好饭了,大家都在家里等伱。”蔡金满依然低着头说道。

    “好,我们马上回去。”

    冼耀文牵着蔡金满的手,带着人坐进出租车里,让司机先去牛车水取蔡光耀的结婚礼物,他和蔡金满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

    他问蔡金满每天都做什么,他听蔡金满讲述每天乏味的几件事,他讲香港有什么吃食,米面肉蛋鱼的价格变动,楼下听广播的小孩吵闹,哺乳的妇女不想错过广播精彩片段,大庭广众之下公然喂奶,等等,听和说的都是日常点滴,不说外面的世界,也绝口不提生意。

    蔡金满多半没有独当一面的潜力,等婚后,他会让蔡金满上手试试,确定真的不行,就让她活得简单一点,他给她撑着天,不让她为生计发愁,给她安排一份简单的活计打发时间,既排解烦闷,也不让她心生吃闲饭之惆怅,他将复杂留在外面,只给她一个简简单单的冼耀文。

    他不爱她,也不喜欢她,但不会伤她。

    聊天时,他看见她脖子上的红线,谎言的戒指已经戴上,东西是假的,效用会是真的,说是传家宝,它就是传家宝。

    到了蔡家,冼耀文的嘴上抹了蜜,爸妈、大哥、三弟、四弟,那是脱口而出,没有一点磕绊,上了桌,岳父岳母大舅哥先敬一轮,接着就是低眉顺眼,等着被训话。

    跟着上桌的龙学美腹内翻江倒海,心忖:“这还是我老板?确定不是被东北黄大仙上了身?”

    蔡进坤是赌鬼,显然当不住家,丈母娘虽厉害,但是妇道人家,在峇峇娘惹家族,若不是冼耀文这毛脚女婿也算半个儿,不算正式客人,她未必能上桌吃饭,算来算去,还是蔡光耀当家最为合适,所以,席上他是主讲人。

    “耀文,这次在狮城打算待多久?”

    “这次出差是为了处理和其他人合伙的公司事宜,我还要从日程里抽出点时间处理自己生意上的事。所以,我在狮城最多只能待两三天。”冼耀文转脸看向蔡金满,说道:“我只能陪你一天,其中半天你要陪我见客人。晚上八点以后,我应该是空闲的,可以陪你看晚场电影。”

    “嗯。”蔡金满红着脸点点头。

    对冼耀文的话,蔡光耀表示欣慰,虽然他一直觉得冼耀文不是自己妹妹的良配,两人的条件相差太大,说难听点,冼耀文看上自己妹妹是一时眼瞎,等醒悟过来,估计自己妹妹要吃苦头。

    但是,从务实的角度来说,冼耀文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都有给自己妹妹在消除后顾之忧,哪怕两个人某一天真过不下去,至少自己妹妹不用担心生计问题。

    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他又觉得冼耀文的眼疾沉疴难治,也许会瞎一辈子。他的这种转变,跟他无时无刻在享受冼耀文带给他的好处不无关系。

    欧思礼路的两栋别墅已经在盖了,对称的,面积一样,都是2000呎的住房占地,1000呎的花园,设计也一样,他提议的都铎风格,黑瓦白墙,简单却不失庄重。

    两栋别墅分别是999号和998号,家里的意思是综合条件更好的999号给妹妹,998号给他当新居,家里人不搬,只是偶尔去998号住几天,以免毛脚女婿有想法。

    他虽然觉得不妥,但受益人是他,实在说不出果断拒绝的话。

    去律师馆上班,是冼耀文介绍的,他和芝两人的薪水都是500元,这是不错的收入,除此之外,还能拿到不错的奖金,而奖金的来源大多来自处理冼耀文的业务提成。

    真要论起来,他的衣食住行都拜托了冼耀文,拿了人家大笔好处,再说人家的不是,不管怎么说也说不过去。

    心中各种念头盘亘,蔡光耀还是咽下一些想说的重话,嘴里不痛不痒地说道:“律师馆有几份文件需要你签字。”

    冼耀文颔了颔首,“我跟王律师约好了。”

    既然没人训他,他只好自训,抬头看了看已经开到最大档的吊扇,随后抹了抹额头的沁汗,转脸看向蔡金满,发现紧贴脖子的旗袍领口有一小块水渍,于是,又转脸看向蔡光耀,说道:“大哥,狮城的天气比香港热多了,湿气也大,马上又到秋老虎该来的日子,我看家里还是装几台冷气机。”

    蔡光耀还没说话,丈母娘李认娘已经惊呼道:“冷气机?商场里的那种?多贵啊,不准买,热的日子最多一个月,忍忍就过去了。”

    “阿妈,我来买。”

    “你买也不行。”李认娘嗔怪道:“耀文,阿嚒知道你有钱,但钱也不能这么花。”

    “呵呵。”冼耀文尴尬一笑,“不买,不买,我听阿妈的。”

    闻言,一直自顾自进食,耳朵却是竖着的泰山大人蔡进坤略有一点失望,中华游泳会有冷气机,在那里打牌非常惬意,家里本就燥热,今天又要待客,穿着整齐更是难受,装上冷气机多好。

    他的心思却是无人知,也无人理会,丈母娘接了话茬,冼耀文就找她搭话。

    “阿妈,有点事我想麻烦你。”

    “耀文,你有事就说,阿嚒帮你。”

    “是这样的,我有委托大哥的律师馆买店屋,现在应该买了不少……”

    “12栋。”蔡光耀说道。

    冼耀文冲蔡光耀轻轻颔首,接着说道:“这12栋店屋,还有后面继续要买的,我都打算用来出租,专门雇个人负责不太划算,阿妈,我想把出租的事托付给你,租金分成三份:

    一成交给你,就当是我跟金满交的家用,三成给金满,剩下的六成在楼下开个户头存着,等够买一栋店屋,马上把钱取出来买,就这么滚雪球,让店屋越滚越多。

    阿妈,都是自家人,你的薪水我就不给了。”

    李认娘有在经营寄宿公寓租床位,对出租那点事门清,她很清楚怎么租才能租金最大化,12栋店屋的租金一成是多少,她脑子一转就计算出来,数字不小,差一点就能赶上她目前租床位和银会两头的收入。

    她笑呵呵地说道:“耀文,事情我能帮你,我的那一成就算了,狮城没有女婿给家用的规矩,让人知道会笑话。”

    “阿妈,一个女婿半个儿,我是你半个儿子,给家用是应该的,何况还有金满,我们两个合起来只给一份,已经是占便宜了。”

    “你啊,你啊。”李认娘点了点冼耀文,乐滋滋地说道:“你都这么说了,我就先收着,将来再给外孙。”

    “哎。”

    好女婿一当就是俩小时,吃完又喝了点茶,眼瞅着时间快到九点,冼耀文才被蔡金满送到楼下。

    在楼下又黏糊了几句,过了九点,才坐进车里。

    一路无言,来到河谷路自己的店屋。

    二楼,水仙打造的茶室,水仙在,刚才半路下车先过来的费宝树也在。

    茶室非常简洁,只是在窗前摆了一张实木的圆桌,桌面是从三人合抱樟木锯下的截面,没有上色漆,年轮清晰可见,一圈一圈密密匝匝,少说三百年,桌脚是树墩,连着根茎,没有过多的造型修饰。

    圆桌前有五张椅子,也是树墩,表面开了五个椭圆形竖立的口子,内部有一个镂空圆球,同样是开口的。

    冼耀文好奇,蹲下往里看,只见内嵌一个直径小一点的镂空圆球,这还没完,一个嵌一个,足足有四层镂空球,最里面还有一个实心的,看表面雕刻的纹路,应该是一个绣球。

    观察了一会,他看出一点门道,手探进去拨弄最外层的镂空球,随着球转动,里面三层镂空球也转动起来,并非同向转动,而是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向转动,以造成视觉差,透过四层镂空圆球转动间隔的空隙看实心圆球,可以迷迷蒙蒙看见四只憨态可掬的狮子在滚绣球。

    他脑子里冒出一句常言道:“狮子滚绣球,好事在后头。”

    再看其他四张椅子,都是同样的工艺,很显然是成套的,观察一下椅面纹路,又凑近闻了闻,可以确定是樟木没错。

    樟木不算太稀奇,内地南方村落在村头或村尾总有那么一两棵,有“无樟不村,无村不樟”、“出门抬头便见樟”的说道,不过虽不罕见,但也名贵,村里未出不肖子孙或未遇难缠买家,大概没有哪个村子会轻易卖樟木。

    冼耀文站起身,看着水仙说道:“桌椅哪来的?”

    水仙轻笑道:“从认识的姐妹那里买来的,一个豪客没钱付账抵的。”

    冼耀文坐下,捧起桌面的茶盏,呷了一口问道:“花了多少?”

    “三百。”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这套桌椅的手工不错,囤一些时日,应该能卖上价。如果你说的姐妹不只是停留在嘴上,再给人家补七百,当下我估计就值这么多。”

    “可能没机会了,我那个姐妹遇到一个越南的富商,跟着去越南了。”

    “那就算了。”冼耀文摆了摆手,“跟我说说前面一个多月有没有挖掘出值得投资的对象?”

    “有啊。”水仙走出茶室,去了客厅,没一会拿着一个文件袋回来,打开封口,抽出一张纸递给冼耀文,“吴立邦,一年前低价买下一批没人要的二手油漆,他经过调配,以鸽派为牌子往外边卖,生意很好。”

    “卖二手油漆,有点意思。”冼耀文颔了颔首,目光对向纸上的文字。

    纸上的文字是关于吴立邦的基本资料,祖籍潮汕,在新加坡出生,小学在潮汕商人捐建的端蒙学校度过,1941年入读中正中学,仅读了一年,就遇到了日军入侵,遂辍学,跟着姐夫卖渔网。

    尽管是小生意,但两三年下来,吴立邦赚到了购买一套店屋的钱。在朋友的建议下,18岁的吴立邦拿着自己挣下的第一桶金,创业开了一家汽水厂,一年时间,汽水厂倒闭,吴立邦又回归打工人身份——在五金商贸行做油漆销售员。

    有着经商天赋的吴立邦很快成为顶尖销售员,而他的志向也不仅仅局限于销售员,除了白天的销售工作,他晚上还做自己的副业,即收购过期油漆,经过调配和提炼再转售出去。

    正职和副业都干得不错,吴立邦决定专心干自己的事业。

    因为朝鲜半岛战争爆发,新加坡的物价开始上涨,吴立邦从英国佬手里拍回来的一批仅需2元一大桶的二战军用库存油漆,经他调配,可以生产出10小桶,每桶售价40元,2元变成400元,整整翻了200倍。

    大赚了一笔的吴立邦不仅想扩大二手油漆生意,还想着进入真正的油漆生产行业,创立自己的品牌。恰好,有想法的他遇到了凭空冒出来的高调女富婆何薏心,听闻这位富婆是做投资生意的,一拍即合,双方谈起了投资。

    吴立邦这个名,冼耀文觉得耳熟,又是做油漆的,大概这位吴立邦就是他所知的那个油漆大王没跑了,还别说,水仙这是撞大运了。

    放下纸,他冲水仙淡笑道:“这个吴立邦很有意思,谈妥了吗?”

    水仙点点头,“谈得差不多了。”

    “最好这两天能敲定,我帮你把把关。”

    “好。”

    “还有其他吗?”

    ……

    五一节快乐!

    (本章完)


  (https://www.shudi8.com/shu/669346/28375591.html)


1秒记住书帝吧:www.shudi8.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shudi8.com